Hi,这里是小爱,专注母婴知识二十年,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近几年,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上升趋势,记者在青岛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来医院做心理治疗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晚上睡不好,成绩下滑严重,有的早已休学一年,还有的胳膊上划满了伤痕,这些孩子从小学6年级到高中甚至大学,覆盖了青春期成长的重要年龄段,实在令人揪心。
青岛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伊腊梅主任介绍,当孩子说“我想去看心理医生”“我感觉不太好,想去医院看看”的时候,有的家长不以为然,“就是偷懒不想上学”“小孩子能有什么心理问题?”;有的家长不愿意接受,“明明我这么细心养育的孩子,怎么会出现心理问题呢?”
在青岛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经常看到背着家长偷偷来看诊的孩子,甚至有些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伊腊梅主任说:“还有很多大学生来了之后做个检查诊断就走。”为什么?因为没有经济能力,不能做深入的治疗,也不敢跟家长说,只能不了了之。
在今年3月的多起校园霸凌事件和青少年跳楼事件,尤其是“邯郸初中生遇害案”真的非常令人痛心。
青少年的心理倾向极易受到煽动、传染和伤害,如果家长们以为这种恶劣事件离自己很远,那就大错特错了。孩子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后果真的承受不起。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如何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呢?青岛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伊腊梅主任介绍了以下10点:
1.厌学
孩子对学习欲望很低,不愿去学校,甚至以各种理由请假或休学。此时,斥责、打骂,强制孩子上学,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仅会让孩子继续厌学,影响学习成绩,更有可能对他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创伤。
2.无缘无故头晕胸闷、肠胃不适
孩子身体不适,去医院却检查不出问题?很有可能是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现象。如果青少年出现莫名的头晕头痛、胸闷恶心、腰酸背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却没有查出疾病,这时一定要尝试心理咨询。
3.做事拖延,启动困难
在真正要做某事的时候找各种理由推脱。如果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拖延症大多数人都有,但严重的拖延、对于做事启动困难有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
4.自暴自弃,退缩逃避
面对问题时,孩子总是选择逃避的方式。其实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不应着急,对孩子说教,甚至使用暴力可能会适得其反,使情况加重,应当及时向专业心理医生求助。
5.自卑怯懦,自我封闭
孩子出现自卑、胆小、拒绝与外界沟通的情况,影响到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虽然心急,但家长不应强制孩子与外界建立关系,而是应该循序渐进,多多沟通,找到问题根源,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6.暴躁易怒,有攻击倾向
孩子容易情绪激动,且生气时的行为无法控制,轻则吼叫、摔东西,重则攻击他人。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耐心、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并且一定要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7.自私自大,缺少共情能力
青春期的孩子也很容易出现过于自负的情况,认为自己是“主角”,对其他人或事物的苦难也无法共情。如果这种情况很严重甚至达到了极端的程度,需要尽早干预。
8.睡眠质量差,失眠、噩梦
孩子存在难入睡、睡眠质量差,半夜常醒或噩梦频发的情况,如果排除了其他疾病,也许与心理健康有关。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和身心发育,也会加重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9.自我伤害,极度悲观
如果孩子出现各种形式的自我伤害行为(除了使用工具伤害自己,拔头发、严重啃咬手指等细节有时也需要注意),或时常表达“不想活”等悲观厌世的情绪,家长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只是青春期太“矫情”。
10.注意力难以集中
孩子很难专注地做一件事,很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注意力。对话时难以抓住重点,思维过度发散。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是“调皮”,作为家长应该细心观察情况,也许他是“不能”而非“不想”。
青岛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伊腊梅主任提醒,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发现异常,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排查和干预。
如果孩子真的存在心理问题,家长作为非专业人士,盲目干预(安慰、斥责等)可能都会加重孩子的情况,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如果您家孩子出现了上面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求助。
以上就是今天小爱给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母婴知识,欢迎关注悠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