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这里是小爱,专注母婴知识二十年,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6-12个月的宝宝护理对于新手妈妈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护理宝宝需要父母的细心和耐心。
没养育宝宝之前,总觉得带娃是很简单的事情,每天吃饱睡好遛够就好了。
但真正地接触了人类幼崽后,才发现:育儿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养娃的过程充满挑战艰辛,一岁前的阶段,会越来越难。
但6个月后的宝宝会更难带,开始吃辅食、开始长牙、开始学爬学走路、开始说话……各种让人“身心疲惫”的育儿难题也是接踵而来。
接下来就来按月龄说说6-12个月宝宝,不同阶段的养护重点及建议。
第6-7个月育儿:添加辅食
6个月后宝宝,随着发育需求,单纯吃母乳,已经不能完全保证宝宝发育过程的营养供给了,因此需要加辅食。即便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满了六个月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否则营养会跟不上。
【小麟建议】
① 婴儿辅食添加时间表: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英国政府卫生部都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应该进行6个月,6个月之后,才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哦。
添加辅食时间表,可以参考下图。
② 关于辅食添加注意事项:
1、热量来源食品:断奶食品需要从米粥开始吃起,需要随着宝宝的月龄二递增,满周岁后必须让宝宝吃点心以补充不足的部分。
2、维生素、矿物质来源食品:让宝宝从容易捣磨、涩味低的蔬菜开始吃起,大量摄取黄绿色蔬菜,均衡摄取蔬菜和水果。
3、蛋白质来源食品:无论宝宝多想吃,都必须遵守基准量,以免宝宝吃过量。为了预防过敏,坚守适当时期给宝宝吃适当食物的原则。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必须均衡摄取。
第8-9个月育儿关键词:断夜奶
给宝宝添加辅食后,饮食要逐渐向成人化过渡,到了8-9个月,宝宝辅食吃得好,就可以逐渐断夜奶了。
但断夜奶也有方法,要循序渐进地断,并且不能心软,不然容易反复断夜奶而不成功。
【小麟建议】
断夜奶正确方法
1.
调整喂奶时间:逐步调整宝宝喂奶的时间,每次提前和推迟在半小时为宜。比如,逐步将凌晨3-4点的奶延迟到凌晨4-5点,再将夜晚11点的奶逐渐提前在前半夜10点左右,以此类推。如果宝宝夜晚醒来不睡闹人,可以给宝宝喂点水喝,不要直接喂奶,睡觉消耗能量很少,不会饿到宝宝。
2.
宝妈要态度坚决:晚上宝宝哭闹不肯睡觉的时,宝妈不要一时心软受不了孩子的哭闹,不然只会一遍遍强化宝宝的认知,认为一哭闹就有吃的,反而不利于断夜奶,妈妈应抱着宁可挤掉也不能心软的态度,实在舍不得也可以挤出来留着第二天再吃。
3.
睡前添加辅食:睡前一个小时添加可以饱腹的辅食(比如米粉),或多加顿奶来减少宝宝睡眠期间的饥饿感。另外,可适当延长白天吃奶的间隔时间,并根据宝宝个人的情况增加奶量,有助于延长宝宝夜间吃奶的间隔。
4.
减轻妈妈气味:宝宝对于妈妈身上的气味也是有一种依赖性的,因此断夜奶阶段的宝妈要勤洗勤换衣服,减少身上的气味。同时,在不影响宝宝情绪的情况下,适当与宝宝保持距离也是需要的,但可不是强行分离。
5.
改掉错误习惯:不少家长在宝宝闹人时,总是通过喂奶来解决哭闹问题,把喂奶作为安抚手段,而不是寻找哭闹的原因,也有的家长为了宝宝多吃些奶,长得更好,晚上会定时叫醒宝宝吃奶,也有家长担心宝宝害怕,睡眠时间开着灯,以上不好的习惯家长们要注意改掉。
6.
长期夜奶危害:可能很多妈妈觉得孩子饿了就吃呗,况且断夜奶那么麻烦,但长期吃夜奶有一定的危害,干扰宝妈和宝宝的睡眠,大人因缺觉心情变差,宝宝则会影响到体格和智力的发育,况且夜奶频繁会加宝宝重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方面的障碍,还很容易引起龋齿,不利于宝宝牙齿和口腔的健康。
第10-12个月:分离焦虑
一般这种现象,从9个月左右开始,当面对分离时,宝宝会哭闹,不过这是正常的成长经历,是宝宝认知成熟的表现。
为了缓解分离焦虑,用以下的退出策略让每一次的离别更甜蜜、更不悲伤:
每次你必须离开,哪怕只有几分钟,也要按照同样的程序走。
【小麟建议】
1、永远不要溜出去
你蹒跚学步的孩子总是担心你会再次消失。每次都说再见。这样会让宝宝更没安全感,增加焦虑情绪。
可以每次大方和宝宝告别,告诉宝宝大约什么时间回来(宝宝有概念的时间,比如下午吃饭时、下午睡醒后等),并且要遵守承诺,到点回家。当你回来的时候,给你的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宝宝知道你爱他,想念他。
2、平时多跟宝宝玩游戏
陪伴有助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因此家长要尽量多抽时间陪宝宝玩,玩的时候要正确回应宝宝,增加对事物的认知
以上就是6-12个月的宝宝,在不同月龄的重点养护建议,你家宝宝现在几个月,有哪些问题,也欢迎留言讨论分享~
关注「小麟家家」,学习更多专业实用又接地气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京妈点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以上就是今天小爱给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母婴知识,欢迎关注悠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