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十个月宝宝的早教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爸爸妈妈的早教该怎么进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我十个月了,早教继续啊!
满十个月的宝宝,各方面能力进一步增强,与父母关系更加亲密。能叫“爸、妈”的宝宝多了起来,也会有一部分宝宝还不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不用担心,这与孩子的智力发育关系不大,此时,宝宝可以很好地手膝并用爬行了,动作非常协调。他现在也经常绕着家具的边缘走动。宝宝对小东西充满了好奇,他已经能够用大拇指和食指像钳子似地把小东西拣起来了。到现在还不会爬的孩子不多了。宝宝不仅会爬,而且还爬得非常灵活,并且能往高处爬了。宝宝也玩积木了,虽然不会摆,但是会一个一个装到桶里,再从桶里一块一块拿出来。
1、心理发展—喜欢探索新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自我概念变得更加成熟,他会见陌生人,和与你分离时几乎没有障碍,他自己也将变得更加自信。喜欢被表扬;主动亲近小朋友。10个月的宝宝开始会看镜子里的形象,有的婴儿通过看镜子里的自己,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发笑。婴儿学会了察颜观色,尤其是对父母和看护人的表情,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了。此时的宝宝能够认识常见的人和物。在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害怕他以前学步时曾经适应的物品或情况的现象。在这个时期,害怕黑暗、打雷和吸尘器的声音很常见。
给妈妈的建议:
以前你可能在他舒服时指望他能听话,但是现在通常难以办到,他将以自己的方式表达需求。当他变得更加活跃时,你会发现你经常要说不,以警告他远离不应该接触的东西。但是即使他可以理解词汇以后,他也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必须认识到这仅仅是强力反抗将要来临的前奏。
把钙片倒在纸巾上,妈妈同宝宝一起把钙片捡入瓶中。宝宝用食指和拇指能将钙片逐片放入瓶中。妈妈和宝宝比赛,看谁捡得快。宝宝放一片妈妈数1,放两片妈妈数2,看看宝宝能放进去几片。练习用食指和拇指捡细小的东西,放入口径较小的瓶中,以锻炼准确松开手指的能力。宝宝放一个妈妈数一个,有赞美宝宝真棒的意思,让宝宝在心中跟着数,顺便练习数1、2。
吃蛋糕,识大小:
将一块直径5~6厘米的完整蛋糕放在盘子上,旁边放一块切下1/4的蛋糕。给宝宝洗净小手,把盘子放在宝宝面前,让他\”拿小的\”,看看宝宝的反应。多数宝宝不听从命令而直接拿大蛋糕,有些宝宝会拿起小的给妈妈,自己仍然去拿大的。说明小儿能用眼估量出蛋糕大和小,而且喜欢大的。
2、动作发展—由爬行像直立过度
这是宝宝由爬行像直立过度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宝宝都已经能够用手和膝盖爬行的很稳了,而当宝宝爬的很好坐的很稳时,他就不再仅仅满足于这个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站起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并且,10个月的宝宝,如果发育的很好的话,那么是能够扶着物体或者牵着爸妈的手蹒跚挪步的。
手部动作在这个月发展的也更为好了,会用食指戳东西,会有选择的放掉物品,还会一个手同时拿两个物品,虽然还不是很熟悉。而且随着孩子手腕伸展的动作能力成熟,他会开始喜欢扔东西,而且边扔边大喊大叫,示意你帮他捡回来,方便他可以再次扔掉。这个时候妈妈也可以有意识的锻炼他,如果你向他滚过去一个大球,他开始只会随意拍打,慢慢的就会控制手的动作,使球朝你的方向滚来,这是宝宝手部动作发展的一个表现,同时也是宝宝认知发展的一个表现。
给妈妈的建议:
此时的宝宝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这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是向直立过渡的时期,一旦孩子会独坐后,他就不再老老实实地坐了,就想站起来了。刚开始时,会扶着东西站那儿,双腿只支持大部分身体的重量。如果孩子运动发育好些的话,还会扶着东西挪动脚步或者独站,不需要扶东西。孩子可以拉着栏杆从卧位或者座位站起来,双手拉着妈妈或者扶着东西蹒跚挪步。有的孩子在这段时间已经学会一手扶物地蹲下捡东西。
早教指导:
扶物蹲下捡玩具
宝宝已能扶着凳子站立时,可把玩具推到宝宝身边,让宝宝一手扶凳子,另一手将玩具捡起。在捡物时宝宝学会一手扶凳子,弯腰后仍能保持平衡再站起来。让宝宝练习从双手扶物进步到单手扶物,且弯腰移动后能保持身体平衡。宝宝逐渐学会单手扶物,身体与走路方向一致,而不再是横行跨步了。
在有两个手柄的杯中倒入10~20毫升的温开水,让宝宝双手扶柄捧杯喝水。开始时妈妈可帮助托住杯底,宝宝拿稳后可以放手在旁边等候,待杯中的水喝完后加水。每次不超过20毫升,防止加水太多洒出来。喝水前可先给宝宝戴上围嘴。让宝宝练习自己端杯喝水,渐渐减少洒漏。宝宝熟练地用杯喝水后,白天可以练习用杯喝奶,为最后告别奶瓶做准备。
10个月的宝宝喜欢和成人交往,模仿成人的举动,不高兴时会表现出不满意的表情。现在宝宝已经知道了若干物品的名称了,接下来就可以认识物品的颜色了,宝宝认识的第一种颜色是红色。妈妈拿出几个红色的东西使宝宝理解,红色不是专门指某一个东西,红色可以指许多同颜色的东西,让宝宝接受一个共性的概念并不太容易,即使到1岁1个月才能理解,也属正常。此时的宝宝能够认识常见的人和物。他开始观察物体的属性,从观察中他会得到关于形状、构造和大小的概念,甚至他开始理解某些东西可以食用,而其他的东西则不能,尽管这时他仍然将所有的东西放入口中,但只是为了尝试。遇到感兴趣的玩具,试图拆开看里面的结构,体积较大的,知道要用两只手去拿,并能准确找到存放食物或玩具的地方。此时宝宝的生活已经很规律了,每天会定时大便,心里也有一个小算盘,明白早晨吃完早饭后可以去小区的公园里遛达。
给妈妈的建议:
宝宝会懂得用两个手去拿物品,开始能够找到被隐藏的玩具,会察言观色,尤其是会看父母的脸色,还会在吃饭的时候测试父母的耐心。他会玩简单的游戏了,会模仿第一次看到的动作和姿势,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开始有了自我的概念。
捉迷藏,一种宝宝和大人都要参与的藏起来和寻找的游戏。但是,你不要把自己藏得太严实,否则你的宝宝会因为找不到你而沮丧,甚至会被吓坏。相反,你要帮着宝宝找到你,对他喊着:\”来找我呀!我这是在哪儿呢?\”经过几个月对\”物体是永恒存在的\”认识,你的宝宝终于做好了准备,可以迎来捉迷藏的时刻了,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使宝宝感到快乐,还有助于他学会熬过和爸爸妈妈分别的时刻,直到看见爸爸妈妈\”消失\”一段时间之后又\”回来\”。
如果宝宝一看到远处或图画书中的动物就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也非常喜欢参观宠物商店,那就找机会带他去看一些他没看到过的动物,甚至还可以让他用手去摸一摸他们。让他认识那些和我们共同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神奇动物。带宝宝去动物园和动物们来个\”亲密接触\”,会让他兴奋不已,同时你也可以借机向他灌输爱护小动物的意识。注意在与动物近距离接触时保护好宝宝的安全,并且在参观完动物园之后要把手洗干净。
把玩具装进鞋盒子:
在一个鞋盒子的盖上或者一侧划出一个大孔,然后让宝宝看着你怎样把毛绒玩具从孔中装入盒子里。让宝宝拿起玩具,通过孔放进盒子里,再把玩具从盒子里拿出来。这个游戏能让宝宝认识到玩具与盒子的相对大小关系,让他拿起、放下的动作,也有助于锻炼他的精细动作技能。
4、语言发展—主动用动作表示语言
此时的宝宝也许已经会叫妈妈、爸爸,能够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孩子发出可识别词汇的年龄有很大差异。有些孩子周岁时已经学会2~3个词汇,但可能性更大的是,孩子周岁时的语言是一些快而不清楚的声音,这些声音具有可识别语言的音调和变化。只要孩子的声音有音调、强度和性质改变,他就在为说话作准备。在他说话时,你反应越强烈,就越能刺激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开始能模仿别人的声音,并要求成人有应答,进入了说话萌芽阶段。在成人的语言和动作引导下,能模仿成人拍手、挥手再见和摇头等动作。
给妈妈的建议:
有些宝宝开口比较晚,妈妈们也大可不必着急。不过10个月的宝宝已经进入了说话的萌芽阶段,会模仿别人说话,并且要求成人要有应答。
现在,虽然宝宝还不会用语言和父母进行交流,却能以其他方式进行交流。妈妈也可以通过孩子的表情、举止,基本能够判断出宝宝的要求,宝宝也能够听懂妈妈说话的意思了。比如当宝宝指东西时,就是告诉在告诉你\”妈妈,我想要那个!\”
可能你以前一直用儿语在和宝宝交流,现在你得改改这个习惯。宝宝正在开始明白很多简单词语的意思,所以,这时候妈咪不断的和小宝宝说话非常重要。记住要用成人的语言把宝宝说的词语再重复说给他听,这样你的\”小话匣子\”会从一开始就接受良好的语言模式。
宝宝自己的手机:
宝宝对你的手机铃声和手机上的按键很是着迷,现在可能已经会伸手去抓住你的手机。给他准备一部自己的手机,不管是玩具手机还是一部不再使用的电话机。假装打电话能够使他感觉自己像是妈妈或爸爸。经常陪宝宝玩打电话这个游戏,能够锻炼他的语言发展能力,初步建立社交意识,帮助他储存词汇量的同时还增进了你们的亲子关系。而他会尝试着用手指去按压那些电话按键,这时他已经开始想要练习他的精细动作了。
对着纸筒说话:
拿一个纸巾筒或者包装纸筒,让他看着你怎样对着纸筒说话、吹气、唱歌等,然后让他也试试,他会感觉很好玩。如果宝宝对声音很是着迷,尤其是他自己发出的那些滑稽声音,那么,给他准备一个纸筒,透过纸筒发出来的声音和平常可不一样,这增加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会不断地用纸筒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5、交际发展—孩子的自我概念更加成熟
宝宝开始喜欢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但通常他会开心地坐在其他宝宝的旁边自己玩,而不会和别人一起玩,他们还不理解交朋友是怎么回事。妈咪可以为宝宝找一些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这是鼓励你家小宝贝发展社交技能的好方法。安排宝宝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可以为他学习与别人交流、互动打下良好基础。
给妈妈的建议:
同时,宝宝可以从这些小伙伴身上学到新的玩法。当然对于当妈咪的你来说,还有一个收获,可以和其他父母轮流照看宝宝,并且家长之间能互相支持和鼓励。
在你的宝宝不愿意与你分开的时候,教他在分别时常说的话(\”再见!\”)以及常做的动作(挥挥手),使之成为一种离别仪式,可以帮助他克服这种\”分离性焦虑症\”。挥手说再见是宝宝们能够最早学会的社交礼仪之一,因为他们很容易识别和模仿挥手的动作。这能帮助他初步建立社交意识。
扩大交往的圈子:
虽然你的宝宝还不太会与其它宝宝们一起玩耍,不过,他会很喜欢看着其它宝宝游戏,还会喜欢模仿他们。计划一些活动,经常带着宝宝和其它小朋友聚会,这能有效提高他的社交意识,在与同龄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学习人际交往,也模仿其它孩子发展较快得一些动作技巧。
二、我十一个月啦,有该学新本领了
进入婴儿期的最后一个月,宝宝的能耐可是越来越大了。他现在可以抓着你的手走得很好,他喜欢不停地动,动作会让他兴奋。现在,你需要当个热心听众,因为此时的宝宝非常热衷于叽里呱啦地“说话”。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宝宝会有较长的时间保持清醒。宝宝的活动能力增强,得到了更多训练的宝宝已经会离开妈妈自己蹒跚走路了。现在,宝宝的注意力能够有意识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这使宝宝的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宝宝的活动能力很强了,学会爬行与站立让他的知觉更敏锐。
1、心理发展—对父母表示依恋之情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宝宝会有较长的时间保持清醒。他会白天睡得较少,而夜晚睡得较长。宝宝不但能认识亲人,还能分辨生人和熟人。宝宝经常看到的人,他会一眼认出来,对着他们笑。如果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宝宝会瞪大眼睛很警惕地看着他们。如果陌生人勉强将宝宝抱过去,他可能会使劲挣扎,或许会哭。如果宝宝看到妈妈抱别的孩子了,他会表现出生气、着急。
给妈妈的建议:
可以训练大小便了:从现在开始可以训练宝宝大小便了,但不能指望宝宝能很快奏效。1岁半以后会蹲下撒尿,晚上会醒来叫嚷着尿尿,已经是很不错了。2周岁以后会告诉排大便,不再拉裤子了,就说明训练是很成功的。如果宝宝让妈妈把尿,也喜欢坐便盆,就这样训练下去。如果宝宝反对妈妈这样做,把尿就打挺,坐便盆就闹,一定不要强求宝宝,过一段再说。训练大小便不能着急,欲速则不达。尤其在晚上把尿时导致宝宝哭闹,影响宝宝睡眠,就暂且停一停,这么大的婴儿不容易患尿布疹了。
抓住宝宝的两只小手放在你的脸上让他揉捏挤压,使你的脸颊挤压的鼓起来。在宝宝众多简单而快乐的游戏中,用他的小手把你的脸颊挤压变形,是他感觉最开心的,尤其是在你每次都配合着表现出非常搞怪的表情的时候。
在宝宝最喜爱的一个小玩具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带子,让宝宝看着你把玩具藏在沙发下面,然后帮他拽着带子,把玩具从沙发下面拉出来。再把玩具藏到沙发下面去,看他现在是否能够自己找回玩具?捉迷藏的游戏一直让宝宝乐此不疲,东西不见了又变出来的过程,让他觉得很有趣,这个游戏,除了锻炼他小手的精细动作技能,还培养了他的好奇心。
2、动作发展—爬行不是问题,开始向直立发展
此时的宝宝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这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是向直立过渡的时期,一旦孩子会独坐后,他就不再老老实实地坐了,就想站起来了。刚开始时,会扶着东西站那儿,双腿只支持大部分身体的重量。如果孩子运动发育好些的话,还会扶着东西挪动脚步或者独站,不需要扶东西。孩子可以拉着栏杆从卧位或者座位站起来,双手拉着妈妈或者扶着东西蹒跚挪步。有的孩子在这段时间已经学会一手扶物地蹲下捡东西。
给妈妈的建议:
不赞成使用学步车。最新研究结果认为,使用学步车对婴儿是不安全的。国外曾报道过,使用学步车的婴儿,不但活动能力没有增强,反而比不使用学步车的要晚,意外事故也由此增加很多。研究还认为,学步车对婴儿的智力发育没有任何帮助,可能还有阻碍。如果放到学步车里,活动范围更大了,使得婴儿利用自己的移动能力,触摸各种物体,增加了不安全隐患。
重新摆放家具:
在房间的一侧到另一侧稳固摆放一排家具,使宝宝能够扶着这些家具行走\”巡视\”。将那些易碎、易倒的物品,例如灯具、腿脚不稳的桌子、花架等,搬离宝宝的\”巡视\”路线,防止宝宝够到。这个月龄段属于宝宝的\”巡视\”期,他喜欢扶着家具或者大人的腿,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这时期对于宝宝学习、行走至关重要,因为这一阶段能够锻炼宝宝迈开步子的能力、而他探索的世界也开始变得更大了。
用包装纸把他几个从前最爱的旧玩具松松地包起来,他会开始揉搓着把包装纸剥开,兴致勃勃地取出玩具玩开来。宝宝会很喜欢看到一些\”老朋友\”,偶尔换一种方式让他玩以前的玩具,他会很开心,拆包装纸能锻炼他小手腕的力量及手部的精细运动技能。
3、认知发展—能模仿第一次看到的动作或姿势
此时的宝宝已经能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不愿意母亲抱别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喜欢摆弄玩具,对感兴趣的事物长时间地观察,知道常见物品的名称并会表示,孩子能仔细观察大人无意间做出的一些动作,头能直接转向声源,也是词语-动作条件反射形成的快速期。这时期的孩子懂得选择玩具,逐步建立了时间、空间、因果关系,如看见母亲倒水入盆就等待洗澡,喜欢反复扔东西拾等。
给妈妈的建议:
妈妈这个最好教宝宝去认识人的五官,认识红色,听指令拿东西,禁止宝宝做不该做的事情,学会最初的约束自己,不能“为所欲为”,学会最初的交友,学会与别人分享。特别是宝宝慢慢长大了,自我意识增强可能会表现出对把便的反抗。妈妈不要为此发脾气,这只会增加宝宝的心理压力,过一段时间也许宝宝就可以接受了。
如果宝宝一看到远处或图画书中的动物就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也非常喜欢参观宠物商店,那就找机会带他去看一些他没看到过的动物,甚至还可以让他用手去摸一摸他们。让他认识那些和我们共同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神奇动物。带宝宝去动物园和动物们来个“亲密接触”,会让他兴奋不已,同时你也可以借机向他灌输爱护小动物的意识。注意在与动物近距离接触时保护好宝宝的安全,并且在参观完动物园之后要把手洗干净。
用一个图形匹配玩具(球状、车状等),首先让宝宝看着你如何将一个圆形组块安装到圆形的孔中,然后再让他看你如何将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块分别安装到相应形状的孔中。很快,宝宝就能够自己学着匹配安装了。这样的游戏练习能够使宝宝认识空间关系以及进行形状识别,初步建立形状概念。同时还能提升他的精细动作技能。
4、语言发展—会模仿大人的说话声
此时的宝宝,能准确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在大人的提醒下会喊爸爸、妈妈。会叫奶奶、姑、姨等;会一些表示词义的动作,如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能模仿大人的声音说话,说一些简单的词。可正确模仿音调的变化,并开始发出单词。能很好地说出一些难懂的话,对简单的问题能用眼睛看、用手指的方法做出回答,如问他“小猫在哪里”,孩子能用眼睛看着或用手指着猫。喜欢发出咯咯、嘶嘶、等有趣的声音,笑声也更响亮,并反复重复会说的字。能听懂3-4个字组成的一句话。
宝宝开口说话时,会说个不停,还很喜欢模仿大人的说话方式、正确的说话方式。回答问题的时候尝试用语言回答,若是遇到他不会说的,会用动作来回答问题。开始区分不同词的意思,也开始学习造句。
能够对简单的语言要求作出反应,在正确的教育下12个月的孩子可以说出爸爸、妈妈、姨、奶、抱”等5-10个简单的词,常常用一两个词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绪。可以观察宝宝在说不”的时候会不会摇头,用动作来辅助语言。会不会发出一些惊叹词,经常模仿父母的发音。
给妈妈的建议:
及时发现舌系带过短:宝宝进入了语言学习阶段,如果有舌系带过短,会影响宝宝的发音,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舌系带过短,即宝宝把舌头伸出来时,舌尖很短,严重者成W形。
即使你在过去的两周已经给宝宝读了101遍那本故事书,再为他读的时候也一定要保持语调欢快、情绪振作!这种重复有助于宝宝将文字和图片联系起来,从而为发展他的语言和阅读技能创造基本条件。熟悉的事物总能带给宝宝一种满足感和安全感,所以即使重复了无数次的故事,在他听来还是非常有趣,并且能够预料到下面会发生什么,能够培养宝宝的自信感。
“西蒙说”游戏:
“西蒙说”游戏,可以让宝宝从中学习听口令,做动作。一开始的时候使用一些简单的口令,例如“西蒙说摸摸你的脚趾头”,或者“西蒙说张开你的嘴”。注意,对于你想要教他做的动作,你一定首先为他做示范,以便他能够努力模仿你。如果宝宝还太小,不能模仿太复杂的动作,你可以从简单的认识身体部位开始。这能锻炼宝宝的口语能力、身体动作协调能力及反应能力。
5、交际发展—会用简单的语言与成人交往
此时的宝宝已经能执行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会用面部表情、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与成人交往。这时期的孩子能试着给别人玩具。心情也开始受妈妈的情绪影响。喜欢和成人交往,并模仿成人的举动。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会有成功的愉悦感;当受到限制(尤其是成人总说不要、不能……)、遇到“困难”时,仍然以发脾气、哭闹的形式发泄因受挫而产生的不满和痛苦。在这个阶段,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不断增强。
给妈妈的建议:
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邀请同事、朋友、邻居带着宝宝到家里来开生日party。把整个房间划分为几个区域,如:主游戏区、食物供应区、礼物区、家长聊天区、卫生区和宝宝休息区。这样宝宝既可以收到很多的生日礼物和祝福,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虽然需要你帮忙建造沙堡的主要架构,不过,宝宝已经可以自己在一个桶里装满沙子或者在沙堡基本架构上再添上几把沙子。沙子摸上去的感觉对宝宝极具诱惑力。建沙堡丰富了宝宝的想象力,培养了他的专注力,与你合作完成游戏,能增强他的合作意识,为他将来玩合作游戏打下基础。
为宝宝选择可脱卸衣物的玩具娃娃,使宝宝在学习照料娃娃时,能同时学习穿脱衣服。要让宝宝感到玩具同人一样,也要妈妈照顾。用盒子给娃娃做一个小床,拿一块毛巾当被子,同宝宝一起哄娃娃睡觉,喂它吃奶、喂它吃饭,让宝宝给娃娃把大小便,尽量使宝宝模仿妈妈照顾自己的方法去照顾娃娃,也可给宝宝洗澡、换衣。当宝宝生气虐待娃娃时,妈妈要及时制止并告诉宝宝:“娃娃会痛的,不能用脚踢娃娃”,“娃娃摔坏了,让妈妈看看”。尽量按照自己照顾宝宝的正面态度去影响宝宝对照娃娃,使宝宝学会照顾他人。让宝宝学会照料别人,重视别人,养成替别人着想的习惯。
三、我一岁了,我长了不少本领了
当孩子长到十二个月大的时候,他们显得娇娇嫩嫩的,喜欢往人群里凑,十分乖巧,虽然很吵闹,但样子非常惹人爱怜。在这一年里,家长们只要耐心地给予他们关爱,不但可以准确地掌握他们的习性,而且可以使他们身体健康,个性随和。相应地,孩子一岁大的时候,行动起来也殊为有趣。你会发现他们的话特别多,总是问东问西的,而且还一定要你回答才行。他们的探索欲也特别强,整个屋子就像是他们的一个百宝箱,不断地探索着,发现着。他们渐渐地告别蹒跚的步履,开始以如飞的健步在屋里行走,甚至奔跑。同时,上下阶梯对他们来说,也变得轻松自如起来。
1、心理发展—有表现欲,希望得到夸奖
比宝宝开始对妈妈抱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吃醋了,你要注意别在宝宝面前对其他宝宝太热情。这不是因为宝宝自私,而是他开始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有明显的依恋情结,妈妈去哪里,宝宝就想跟着去哪里;特别喜欢一个玩具熊,走到哪儿都得带着,或是喜欢一天到晚嘬自己的大拇指,或者睡觉时不停地玩一条小枕巾等,这些都是宝宝的心理需要,以此来安定自己的情绪。害怕的东西增多,例如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怪模样的物体,害怕未曾经历过的情况。
给妈妈的建议:
当孩子还处在婴幼儿时期时,特别喜欢有人在他们身边,注意他们的举动,逗他们开心,和他们说话,以及用一切最自然的方式跟他玩闹,这样他们才会有安全感和亲熟感,成长起来也才会更顺利。你所需要做的只是陪着他玩,仅此而已。
这个游戏培养的是手眼协调性,理解物体恒存性方面的技能。你需要准备:一两块毛巾;一些小型的塑料洗澡玩具。让宝宝坐在浴盆中,把他的注意力引向别处一小会儿,用一块湿毛巾\”包\”上个小号的洗澡玩具,比如橡胶鸭或塑料恐龙。把\”包装\”好的礼物拿给宝宝,说:\”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宝宝会打开毛巾,高兴得大声尖叫,而且马上就要再来一遍。如果你手边有两块毛巾,你就可以在宝宝打开第一件礼物时,包裹第二件了。等宝宝再大一些,灵巧性更好的时候,他就会想要自己包裹礼物送给你,让你打开,这可是培养他慷慨天性的极好方式呢。我们都喜欢收到礼物,不过对宝宝们来说,打开礼物的包装才是最重要的事呢。他的兴奋感来自于发现,以及让自己的手指做想做的事情。在这个游戏中,\”礼物\”实际上是宝宝已经玩了几个月的洗澡玩具,不过这完全没有关系–打开包装的惊喜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精细动作及手眼协调性。
你需要准备:结实的线绳(塑料绳或鞋带);任何圆形中空的谷物食品。在高脚餐椅的托盘或其他不易碎的盘子里,放上一些带有适中圆孔的O形谷物食品。截一段约50厘米长的线绳或塑料绳,或使用一根带有塑料封头的细鞋带。在线绳的一端打结或系住一片O形的谷类食品,以防它滑下来。教给宝宝怎样将线绳穿过O形谷类食品的圆孔,然后你就可以坐回去看报纸了,享受一下几分钟不受打扰的清静时光。其他玩法:作为给大一些的宝宝的特别的、不常有的\”优待\”,这个游戏中的线绳如果用糖绳来代替,会更有趣–等宝宝串完以后,就可以吃掉整根\”项链\”了。现在,那些圆形的小东西对宝宝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为他正在学习掌握用两个手指捏取物品呢。抓住时机强化宝宝的这些精细动作技能,同时没准还能让他在吃早饭时比平时安静地多待上一会儿。
2、动作发展—开始学步、手很灵巧
宝宝就快要一岁了,现在已经能够很自如的坐下、站起,站着时还能弯腰捡东西,有的宝宝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着爬到一些低矮的家具上去。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大多数能够单手扶着物品走路了,还有些宝宝不用扶自己就可以走,只是还有些不大稳,这些差别都是正常的,而且孩子们这个时候对于走路兴趣很浓,很快就能够健步如飞了。12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可以灵活的使用两个手了,并且会表现出来更喜欢哪一只,他喜欢将物品摆好再推翻,也喜欢将抽屉或是垃圾桶翻空,会有拆解玩具的行为,还会把圆柱体放入合适的凹槽中,到了这个阶段的后期有些孩子甚至还学会了自己用积木搭积木。
给妈妈的建议:
这个时候宝宝的独立意识在逐渐增强,他开始不愿意让妈妈喂饭了,他想要自己来,他也能够自己拿着食物吃的很好,虽然现在勺子用的还不是很灵活。他开始试着自己穿衣服了,拿起袜子就知道往脚上套,拿着爸爸妈妈的手表也想要往手上戴,这都是宝宝自理能力增强的一个表现,妈妈趁此机会更应放手,锻炼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学配大小瓶盖或盒盖
学配大小瓶盖或盒盖拿几个大小不同的空瓶子或空盒子,把盖打开,让宝宝试着把盖盖上或拧上。通过不断地尝试,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虽然需要你帮忙建造沙堡的主要架构,不过,宝宝已经可以自己在一个桶里装满沙子或者在沙堡基本架构上再添上几把沙子。沙子摸上去的感觉对宝宝极具诱惑力。建沙堡丰富了宝宝的想象力,培养了他的专注力,与你合作完成游戏,能增强他的合作意识,为他将来玩合作游戏打下基础。
3、认知发展—喜欢模仿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已经逐渐能够知道物体不仅是有自己的名字,还会有不同的功效,比如说电话,他不再将电话作为一个只供敲打和啃咬的玩具了,看到你打电话,他会模仿,而在宝宝这个年龄段,这个他将认知行为融入到游戏的时候,妈妈也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对于他生活自理有益的玩具,如牙刷和汤勺等。
给妈妈的建议: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理解能力也有所增强,他能听懂父母的指令,不会做父母禁止或者不喜欢的事情,能够有意识的注意某一些事情,还能知道物体经常在的位置,如果不在时会自己寻找。有些宝宝已经可以开始看书了,他会认识图画、颜色,记住某些物体的显著特点,从而指出图中要找的动物或是人物。
在一只大的宽口塑料瓶里装入一些能引起特别触觉的玩具,例如一只毛绒狗,一条塑料鱼,一只橡皮球等。在宝宝将这一件件玩具从瓶里拉出来的时候,借机给他讲讲触摸这些玩具的感受:\”这只小狗好柔软啊!\”\”那条鱼摸上去滑滑的\”等。给宝宝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玩具让他触摸,亲身体验柔软、坚硬、光滑等不同物品给他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帮助宝宝提高他的触觉认知能力,而家长的语言提示,则有助于他收集这些形容词,让他未来有更丰富的语言表现。
宝宝最容易学会数数是在上台阶时;当宝宝踏上一级台阶就数\”1\”,踏上第二级台阶就数\”2\”,踏上第三级台阶就数\”3\”;平时,宝宝做操时,爸爸妈妈也可以数数\”1234,2234,3234,4234\”;个别宝宝在上第四级台阶时会数到4。此游戏可以练习孩子认知能力,为以后学数学打下基础。另外提醒家长的是:宝宝数数只是顺口溜,他还没有数的概念。大人平时可利用上楼梯、做操等机会让宝宝跟着数数。
4、语言发展—会简单词汇
这个时候宝宝已经不再单单以哭的方式来表达需要了,他会用声音对言语做出回应,能够模仿和说出一些词语,而且所说的\”音\”开始具有一定的意义,也知道爸爸、妈妈的含义了。这个时候宝宝说话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饭饭,表示我要吃饭等,此外,有些宝宝还会说帽帽、拿。给、打等词。这个阶段的宝宝听懂的话多了,但只会说单词句,如\”饭饭\”(吃饭)、嘟嘟\”(汽车)、\”灯灯\”(电灯)、\”包包\”(书包),也能学出多种动物叫声,如\”汪汪\”(狗)、\”喵喵\”(猫)、呷呷\”(鸭子)。
给妈妈的建议:
这时虽然孩子说话较少,但能用单词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开始用语言与人交流。已能模仿和说出一些词语,所发出的一定的\”音\”开始有一定的具体意义,这是这个阶段孩子语言发音的特点。平常妈妈带着宝宝学走路时经常数数\”1、2、3、4、5……\”,慢慢地宝宝就会跟着说\”1、2、3\”,甚至有一些宝宝会说\”1、2、3、4、5\”。
会讲话的木偶:
可以让宝宝与木偶对话,也可以父母模拟木偶与木偶对话,无论是什么形式,让宝宝开口说,家长再配以夸张而又合适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能够给宝宝起到示范作用,让宝宝知道什么的情感应该对应什么样的表情。木偶表演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使宝宝看看对话是如何进行的,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他可能想要以木偶作为媒介说话,通过木偶说出他自己不敢说的事情。鼓励宝宝这样的表达方式。
对照动物图片,告诉宝宝小猫是\”喵喵\”叫,小狗是\”汪汪\”叫,小鸭子是\”呷呷\”叫,小羊\”咩咩\”叫,让宝宝先学会1~2种动物的叫声,熟悉后再学其他的声音。让宝宝记住不同动物发出的不同叫声,用声音表达。让宝宝增强记忆,练习发音。
5、艺术发展—对音乐有感知能力
虽然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艺术发展还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对于艺术的感知一点都不弱。他们会喜欢颜色鲜艳的物品,听到音乐会有反应,妈妈在这个月龄段可以多让宝宝听听音乐,看看美的东西。喜欢看彩色图片、鲜花和彩纸等鲜艳的物品。听到歌声或乐曲时,四肢会乱动或安静下来,表现出愉快的神情。
给妈妈的建议:
如果妈妈给宝宝念儿歌或放音乐,他高兴时,能快乐地摇晃身体、配上动作,很有节奏感。
准备纸张和蜡笔,让宝宝右手握住蜡笔,在纸上乱涂。当宝宝发现手的运动可以在纸上留下痕迹会十分兴奋,使劲在纸上涂。让宝宝学握笔乱涂,先体会笔画在纸上的感觉,乱涂中会出现小点和长线,然后画变线和圈,渐渐学会拿笔画画和写字。
妈妈拿一个红色方积木告诉宝宝:\”这是红色的。\”宝宝马上记住了;妈妈拿出几块形状完全相同的红色方积木放在一起,让宝宝挑出红色的;宝宝看到所有的积木都一样,不知挑哪一块才好;这时妈妈可以告诉他:\”这些都是红色的。\”这是头一次让宝宝知道一样的两件东西可以有同一种颜色。然后更换几块不同形状的红色积木放在一起再问:\”哪块是红色的?\”宝宝看一会儿,有时仍然选择第一次学过的红色方积木,经过几次练习宝宝有时会说:\”都是。\”妈妈再一次巩固说:\”这些都是红色的,宝宝真棒!\”
这个游戏让宝宝理解到许多东西都是红色的,接受共性的概念。类似的游戏要经常做,在生活环境中,随时可以问宝宝哪些是红色的,使宝宝能挑出环境中是红色的物品。使宝宝逐渐接受许多东西都可以有一个共同的颜色,估计宝宝大概要用一个多月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它。
6、交际发展—非常乐于接近他人
一岁的孩子性情很随和,也非常乐于接近他人。在家里,他喜欢和人玩\”找孩子\”的小游戏,喜欢大人做藏起来再出现的小游戏。也喜欢与成年人交往,宝宝会设法引起大人的注意,如主动讨好大人或者故意淘气。宝宝和小朋友有了以物品为中心的简单交往,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
给妈妈的建议:
现在的宝宝很愿意与小朋友们亲近、游戏,可以识别很多熟悉的人、地点和物品的名字,有些宝宝还会招手表示\”再见\”,摇头表示\”不\”,但是往往还不会点头,现在的宝宝一般都比较听话,愿意听大人的指示,对亲人尤其是对妈妈的依恋比较强。
在晚上睡觉之前,和宝宝一起给他熟悉的物品道晚安:\”晚安,泰迪熊。晚安,沙发。晚安,牙刷\”等等。使之成为宝宝睡觉前的\”例行公事\”,有助于宝宝放松和安静下来。睡觉之前和宝宝一起在家里四处走走,和他熟悉的物品到晚安,将他作为睡前仪式,不仅容易哄宝宝上床睡觉,同时还有助于扩大他的词汇量。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妈妈手中拿一小方巾或手帕。游戏开始,在宝宝注视妈妈的情况下,妈妈用小方巾遮住自己的脸,然后问\”宝宝,妈妈在哪里\”,几秒钟后再将脸从方巾后露出来,并冲着宝宝笑着说:\”喵喵\”,此时的宝宝会开心得手舞足蹈,要求妈妈和他一遍一遍玩下去,且渐渐的他还知道用手去抓开方巾来找躲在后面的你。一种东西或人从视野中消失,又变魔术般地再现。这种游戏对婴儿懂得\”东西或人会消失但又重现\”的概念,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逐渐建立一个良性的母子依恋关系。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